(图片来源)
妈妈生前,桌子有一个抽屉一直是锁着的,
钥匙放在她的衣兜里,
谁也不知道里面放着什幺「宝贝」。
妈妈去世后,二姐打开了这个抽屉。
我们全都惊住了:
里面没有一分钱,也没有金银珠宝,只有一个小本子,
前三页工工整整地记录着她的每个子孙的出生日期,
既有阳曆,也有阴曆,甚至精确到出生的几点几分。
这就是妈妈的「存摺」,是妈妈的全部遗产!
妈妈生前总是说,她一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她的孩子。
妈妈用她的全部心血来教育孩子,
用心教孩子做人做事,
让我们懂得分享、责任与乐观是人生最大的财富。
我家有兄弟姐妹六个,我排行老五。
记得小时候,妈妈每次买冰棍只买六根,
从来不给自己买,但她总会说:「给妈妈咬一口。」
我总是排在后面,只盼妈妈咬一小口,
最好一口都不咬。
可是,妈妈每次都会咬一大口,我好心疼,
可是慢慢习惯了,好吃的东西总是先给妈妈吃。
妈妈要是不在家,
也要问:「我妈呢?」好像妈妈没吃到,
这东西就没那幺好吃似的。
妈妈临终前,最想吃两样东西,
一个是北京的豆汁儿,一个是柿子。
我跑遍京城,终于在隆福寺买到了豆汁儿,送到医院。
妈妈很知足地说:「真好喝!」我可有成就感了。
可是当时柿子还没下来。
我大姐迫不得已买了两个橙子,妈妈尝了尝说:
「这年头,柿子都变味了。」
分享成了我们的家风!
一天上午,我去国家总督学家里送请柬。
他的夫人从早市回来,买了一堆新鲜的小柿子。
我高兴极了,要了六个,直奔医院。
一进医院,就跑到妈妈身边说:
「妈,柿子!真的柿子!」妈妈吃了两个,
不住地点头:「这回味道对了!」当时,
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下来了。三天后,妈妈走了。
我心中没有留下遗憾,
妈妈终于吃到了她小时候爱吃的东西。
妈妈这辈子养了六个儿女,带过好几个孙子孙女,
个个都懂得分享。分享成了我们的家风。
儿子小时候,我也把分享传给了他。
无论吃什幺,儿子总是想到我。
一次,幼儿园在「六一」儿童节开联欢会。
孩子们表演完节目,
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分了两块巧克力。
儿子举着巧克力,跑到后面家长席找到我,
拿出其中一块说:「妈妈,分你一块。」
我说:「好!」马上张开嘴,
儿子直接把巧克力放到我嘴里。
我知足地说:「好吃,真甜!」儿子高兴地跑回座位。
坐在我旁边的妈妈羡慕地说:
「瞧,你儿子多孝顺呀!你看我儿子,
一个人把两块巧克力都吃了,瞧都不瞧我一眼。」
「这是习惯,独享和分享可是从小培养的呀!」
我笑着说。
儿子上五年级的一天,我在中国少年报社加班。
儿子打来电话:
「妈妈,你今天能不能早点回来?有好事!」
「好!我一定早点回家!」虽然,口头答应了他,
但当天报纸付印出了问题,到家已是晚上九点多。
儿子已经睡觉了。
我妈一见到我就说:
「你儿子没白疼!今天他和姥爷学做黄瓜片炒虾仁,
炒得还不错。他炒完就给你打电话,催你回来吃。
你没回来,他就把个头最大的虾都留给你了,
把小的吃了。」
我的泪水涌了出来。
那天,我伴着眼泪吃了儿子炒的虾,
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虾。
如今,儿子长大成人了,我经常能吃到他做的美食。
孙子出生了,我每次见到他,
都要说:「给奶奶!」他就会立刻把手里的东西给我。
妈妈走了,带着微笑走了。
虽然,她没有给子孙留下一分钱,
但她却留下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,教我们如何做人,
如何生存,让我们懂得:幸福从分享开始。